一、核心素养目标
- 信息意识:理解“多个条件”可同时或依次判断,使游戏反应更丰富。
- 计算思维:能使用“如果...那么...否则”及嵌套条件,将复杂规则转化为程序语言。
-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:综合运用多条件判断创作可玩小游戏,尝试加入计分或计时功能。
- 信息社会责任:遵守游戏规则,共享素材时注明来源,尊重他人创意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重点:使用“如果...那么...否则”和嵌套条件实现多分支逻辑。
难点:条件优先级与嵌套层次管理(否则与新的如果如何搭配)。
三、教学方法
情境导入→规则拆解→条件编码→测试调优→对战展示→总结提升
四、教学准备
- 微机室:教师广播、共享素材盘
- 素材包:背景“魔法森林”、角色奇奇、宝石、岩石、陷阱火焰
- 条件词卡:碰到、颜色、按下、计时=0、得分≥3
- 评价表:条件数量20% 逻辑正确30% 可玩性20% 创意30%
五、教学过程
环节 | 教师活动 | 学生活动 | 设计意图/评价 |
---|---|---|---|
情境导入 | 播放“奇奇寻宝”示范:碰到宝石+得分<3→+1分;碰到岩石→后退;碰到火焰→游戏结束 | 说出所见条件及结果 | 由多反应引出“扩展条件” |
规则拆解 | 发放“条件-结果”表格,示范填写:条件1/结果1/否则结果2 | 小组讨论补全表格 | 将复杂规则结构化 |
条件编码 | 广播:拖“如果...那么...否则”→口内放“碰到宝石”→那么“得分+1”→否则“无动作”;再嵌套第二个“如果碰到火焰” | 跟随拖拽并口述嵌套关系 | 建立“否则+新如果”模型 |
分组制作 | 任务:多条件小游戏,至少3种条件反应;可加分、计时、背景切换;积木≤20块 | 选素材→填表→编码→测试 | 教师发“多条件大师”贴 |
测试调优 | 组织“试玩会”:别组来玩并记录bug或建议 | 根据反馈快速修正 | 培养用户视角与迭代意识 |
对战展示 | 随机广播3款游戏,全班试玩1分钟;投票“最想再玩” | 作者讲解条件用法 | 教师汇总“最佳玩法奖” |
总结提升 | 呈现“多条件”思维导图,齐喊“条件越多,游戏越酷!” | 齐喊并记录个人收获 | 为下节综合冒险奠基 |
延伸任务 | 家庭:把今天游戏再加一个“倒计时=0”失败条件,导出玩法视频发班级群 | 抄任务单/扫码导出教程 | 生活化分享,保持创新热情 |
六、板书设计
否则 如果 碰到火焰 那么 游戏结束
↓
多条件 → 更丰富反应